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或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和橫斷山等山脈。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 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青藏高原往北至邊境,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中國氣候具有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東西幹濕差異顯著,氣候複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由於中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較近,因此氣候受大陸、大洋的影響非常顯著。冬季盛行從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冬季風產生於亞洲內陸,性質寒冷、乾燥、在其影響下,中國大部地區冬季普遍降水少、氣溫低,北方更為突出。夏季風來自東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溫暖濕潤。在其影響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熱同季。中國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的地區廣,是世界上季風最典型、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和世界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相比,中國冬季氣溫偏低,而夏季氣溫又偏高,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於夏季。因此中國的季風氣候大陸性較強,也稱作大陸性季風氣候。
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中國寶貴的自然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有以長江、黃河、珠江、淮河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 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 500多條,另有以京杭大運河為代表的人工河流體系。
中國湖泊眾多,湖泊分佈呈現出顯著的區域性差異。目前全國面積在1.0平方千米及以上的湖泊有2 693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分佈著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群,如洞庭湖、太湖、鄱陽湖等;西部青藏高原湖泊較為集中,多為內陸鹹水湖,如青海湖、納木錯等。
中國是世界上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全國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 070種,占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9.8%。其中鳥類1 170多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分別占世界同類動物的13.5%、11.3%和7.3%。其中大熊貓、白鱀豚、江豚、白唇鹿、揚子鰐、白鱘等原生種群僅存於中國的珍惜動物,一直深受全世界遊客的關注和喜愛。
中國幅員廣闊,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植被種類豐富。據統計,有種子植物300個科、2 980個屬、24 600個種。被子植物2 946屬(占世界被子植物總屬的23.6%)。比較古老的植物,約占世界總屬的62%。如水杉、銀杏等等植物,在世界上其他地區已經絕滅,都是殘存於中國的“活化石”。種子植物兼有寒、溫、熱三帶的植物,種類比全歐洲多得多,成為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